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媒体报道媒体报道

海口还海还岸还景于民

【字体:↑大 ↓小

 

海口还海还岸还景于民
开建海口湾畅通工程,打造“最美城市客厅”
 
  本报海口6月16日讯 (记者计思佳)海南日报记者6月15日从海口湾畅通工程代理单位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备受关注的海口湾畅通工程日前开工建设。项目岸线全长约19.6公里,将在海口湾至海甸溪南北两岸,建设滨海滨江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线全线贯通工程,提升景观环境,增设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滨水城市品质。该项目计划今年10月1日前完成示范段的“三道”贯通,12月31日完成示范段景观建设。

  背景

  还海还岸还景于民

  打造优质滨水公共开放空间

  今年的海口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还海还岸还景于民,举全市之力实施海口湾畅通工程。

  海口湾畅通工程项目经理符致峰介绍,海口湾及海甸溪两岸地区,属于海口市滨水区的核心区域,拥有与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宝贵的滨水岸线资源。目前,这一滨水区域受到房地产、违章建筑、公务码头占据等影响,公众市民无法亲水近水,影响了城市环境品质。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分析,海口湾片区拥有多样的滨水类型、丰富的地形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还有宜人的气候条件和闲适的生活气息,特色优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生态系统不完整、滨江可达性差、断点堵点多、部分水岸空间狭窄,以及滨水功能集聚度不足、历史建筑活化不够、滨水人群活力不足等问题。

  问卷调查也显示,海口滨水区人们的停留时间以1-2小时为主,停留时间较短,这反映了滨水区开放空间数量不够、品质不高、吸引力不足。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海口实施海口湾畅通工程,旨在实现还海还岸还景于民,带动腹地发展。打造优质滨水公共开放空间,设置多样化公共服务设施,以彰显海口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提升城市规划与建设品质。

  建设

  分3期实施

  示范段国庆节前“三道”贯通”

  符致峰介绍,项目建设步骤分为先行示范段、二期工作和三期建设。在建设步骤上,采取示范段先行,分期实施的方式。

  一期启动美兰区及龙华区示范段,其中美兰区示范段(海甸溪北岸,恒大美丽沙天寰湾-世纪大桥)约2.154公里,龙华区示范段(海甸溪南岸,龙珠湾-世纪公园-钟楼公园)约4.49公里,规划沿水域岸线总长度约6.644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海口湾两岸慢行通道贯通、两岸防洪堤整治、两岸道路交通整治、两岸景观环境改造、两岸生态环境整治、两岸配套设施建设及城市界面整治。

  二期工作(海甸溪北岸东起世纪大桥、西至横沟河;海甸溪南岸东起横沟河、西至人民桥节点公园西侧,两岸全长约7公里)、三期建设(分布在龙华区海口湾区域)内容与一期类似。

  “项目计划10月1日前完成示范段的‘三道’贯通,12月31日完成示范段景观建设。”符致峰说,海口湾、海甸溪南北全线贯通后,海口市民及游客将可从海口湾畅通无阻骑行至新埠岛,欣赏沿岸景观。

  品质

  建设示范工程

  将海口湾打造成最美城市客厅

  海口湾位于海口核心区。海口按照高品质战略定位,对标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标准,借鉴新加坡滨水区、武汉东湖旅道、上海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先进经验,打造全省示范工程。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吸引市民游客的最美城市客厅,承载市民服务功能、彰显城市活力的国际化卓越港湾。

  这也是一项生态工程。海口湾、海甸溪南北全线贯通后,将形成完整、连贯的生态廊道。工程将注重突出生态景观,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在满足防洪排涝安全要求的基础上,扩大生态驳岸与滨水湿地的范围,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海口湾畅通工程还被赋予了其他功能:串联沿线文化节点,全面提升海口湾旅游品质,促进旅游业发展。

  钟楼、骑楼老街、北帝庙、仁心寺、镇琼炮台……在海口湾至海甸溪南北两岸,散落着多处海口的文化地标、传统建筑等。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海口将依托海甸溪两岸的多处文化体验节点,在挖掘历史价值的同时,融入特色商业、休闲娱乐、文化观光等多种功能,增加体验感与场所感,让其成为海口滨江空间中的一抹文化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