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媒体报道媒体报道

海口戏院:半个世纪琼音绕梁

【字体:↑大 ↓小

一九九九年的海口戏院。

海口琼剧团乐队在海口戏院表演。王玉洁 翻拍

文\海南日报记者 王玉洁 实习生 梁梦琦 

  编者按

  作为海南本土文化象征之一的琼剧,在悠长的岁月里经历着不断的时代演变,而与之相随的是戏院从无到有,到简陋到现代的改变。咿咿呀呀的曲调仍在传唱,记忆中的老戏院,还有发生在那里的故事一并躺在柔软的旧时光里,留在戏迷们的记忆里,温暖着一颗颗热爱戏剧的心。

  城中人的记忆,多少会和一些建筑物有关联。当关闭多年的海口戏院要重建的消息传来时,人们激动万分:老海口人的文化记忆要回来了!

  是感慨它年久失修,终将要焕发新颜?还是希冀透过裹着崭新瓦片的房屋,聆听半个世纪前从中流淌出的缱绻醉人的唱腔词段?或许都有吧,往日里一张戏票、一张座椅交织成了一段段撩人心弦的动人回忆……

  人们对海口戏院的念念不忘,源于它是海口当时唯一的较为现代化的剧院,承载着几代人的看戏记忆。

  建筑消失了,回忆却没有老去。如今,海口戏院已经拆除完毕。唯一一处保留了“海口戏院”四个大字的,是工地前垂挂的一块停车指示牌。

  今天,让我们“打开”海口戏院,拂一拂灰尘,让光透进来,细看半个世纪前戏院的容颜,重温老海口人的文娱生活,聆听跨越百年的琼剧曲调咿咿呀呀地传来……

  戏院落成创昔日辉煌

  海口人民公园西湖旁,海口戏院旧址四周一些建筑材料堆积,这里虽已全无人们熟悉的模样,但周围依旧人来人往,一切在变,似乎又没有变。

  “海口戏院1958年建成后,成为全海口最受欢迎的戏院。”74岁的海口市中共党史协会副会长钱汉堂回忆,如今回头看,海口戏院设施固然简陋,但在当时也算是顶好的了。

  当时的海口戏院环境清幽,有椰林掩映、湖水环绕,与以往的演出场所相比,演出空间、声光设置以及安全卫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

  “戏院可容纳1154位观众,但观众座椅多为活动座椅,戏院内也没有空调。”曾为琼剧演员的钱汉堂常到戏院演出,对戏院的一草一木颇为熟悉,当时戏院建造结构虽然简单,却也“五脏俱全”,观众席上顶着电风扇,舞台不仅有左右副台还有后台,观众席外还有东西廊庑,廊庑外还有一大片空地,演出休息间隙,观众就可以到这块空地上休息。

  此后的近50年里,海口戏院成了海口市中心城区的重要文化窗口和文化设施标志。它曾是海口市唯一的专营演出业务的戏院,担负着大量的文艺演出任务。

  “海口戏院不仅是琼剧的重要演出场所,各类戏剧汇演络绎不绝,观众比肩接踵,就连一些大型会议也青睐此地。”钱汉堂说,这里还承载着粤剧、潮剧、汉剧、京剧、豫剧、花鼓戏、川剧、桂剧、黄梅戏以及歌舞剧、杂技、曲艺及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汇演,无数演艺大咖都曾在此登台。

  到了1978年,海口戏院迎来了第一次修缮,西侧廊庑外2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建起了亭榭、水池,种上了果树、花草,还设置了休息椅。为了给演职人员一个落脚处,一栋两层宿舍在这块空地上拔地而起。到了1981年,当海口戏院再次修缮时,座位增加至1400个。

  历史浮沉中,琼剧戏迷和艺术团体对海口戏院的钟爱始终未减。

  好剧荟萃成文化烙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剧是海南的灵魂,海口戏院,在半个世纪的年轮轴里,挑起了文化的输出口,每当踏进这间戏院,戏迷和琼剧演员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默契,你在台上唱,我在台下听,一动一静都深深烙在了各自脑海中。

  说起海口戏院,每次都能在无数老琼剧演员心中泛起涟漪。海口琼剧团团长陈素珍说,“跟现在相比,海口戏院环境不好,舞台甚至有些局促,但观众回馈的尊重、痴迷,总能激起演员的力量。”

  那些年,无数优秀的琼剧都曾登上过海口戏院的舞台,《张文秀》《搜书院》《红色娘子军》《像他那样生活》《孟丽君》等都深受观众喜爱。

  不管是物质匮乏的海南解放初期,还是改革开放后,海口戏院就这么把琼剧演员、优秀作品、观众的喜爱心照不宣地记下了,将过往岁月里的每一曲唱腔、每一次转身、每一次落幕、每一次鼓掌都重重地记下了。

  “海口戏院的地理位置很好,住在戏院周围的基本都是海南人,来看戏大都步行或骑着自行车,方便得很。”钱汉堂记得,1965年,在海口戏院连续表演了一个月的《阮文追》一剧深受喜爱,不少戏迷为了买票,不惜带着草席在售票处守上整整一晚。

  海口戏院刚刚建成初期,没有职工宿舍、没有空调,海口很热,戏院更是闷热。当年还是年轻演员的钱汉堂就和其他演职人员一同住在戏院后台,“30多度,天热得要命,上粉定妆时汗止不住地流,到了晚上,我们就搬到院子里的树下睡。”

  “海口戏院太火了!想在海口戏院演出的剧团,尤其是其他市县的剧团,不早早排队怎么能行?”陈素珍说,直到上世纪90年代,能排上海口戏院的演出,对琼剧演员来说就是一种喜悦和鼓舞。

  钱汉堂和无数演员、观众一起,见证过海口戏院的热闹,当时其他市县剧团来海口戏院演出结束后,通常夜都已深了,唯有等到次日才能离开。“而下一个排上队的剧团因无处放置道具和布景,就只能放在戏院外的廊庑内,前一场的演职人员便坐在观众座位上凑合一晚,等到天明,才将行李装车离开。”

  走过了半个世纪,海口戏院不再仅仅是一家戏院,更是演员、观众等无数海南人文化的记忆符号。

  今日蝶变为传承本土文化

  “我记得到了1999年,首届海南省琼剧会演在海口戏院举办之后,海口戏院基本不再接待演出了,连电影也停放了。直到2001年12月,戏院因年久失修被视作‘危房’,闲置至今。”钱汉堂有些落寞,那时候,海口市民少了一个看剧的好地方,琼剧演员也少了一个表演的舞台。

  很多喜欢看戏的老海口人都说,戏院最辉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活动,一天放好几场电影,票价也很便宜,连新加坡歌舞团、印度歌舞团等都曾在这里演出过,“遇到很火的剧目,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大家宁愿站着也要把戏看完。”

  “再后来,和很多老戏迷一样,海口戏院也‘老了’,不再热闹也不再受欢迎了。”每每看到破败的海口戏院,家住戏院门口的周阿婆就直叹气,最近听到要重建的消息,她很期待,“终于把这一天盼来了。”

  目前,海口戏院正在进行整体重建。按照规划,海口戏院将蜕变成一座面积为9400平方米的演艺中心,打造的3个茶馆将成为新的演出场地。

  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俊介绍,新戏院计划明年底完工,它将重新发挥其承担演出任务、保护传承本土文化、延续琼剧文脉等功能,守住独属于海口人关于琼剧的独有记忆。

  一座城,在历史滚滚车轮中会变了模样;一所戏院,也会随着城市文化建设换上新颜;可戏院中的戏曲、戏迷、戏中的情不会改变……